今早如往常一樣,5.45am就出門去托缽。我通常都會選擇走在寺院旁的住家去,那裏車輛比較少,樹木比較多,食物雖然比不上到市集多與美味,但是對我來說,簡簡單單的一餐只為了填飽肚子,也不必太為吃而操心。每天,我就是這樣獨自一人走在這長長的街道。固定供養的居士約有7-8位,基本上食物是綽綽有餘。
托缽時,比丘必須懷著恭敬、感恩的心。如果沒這麽做,犯上比丘戒。這是在戒律中少見的“心”戒。佛陀要求比丘們對托缽這囘事恭敬感恩。爲什麽會有這條戒呢?因爲在佛陀時代,那最出名的“破壞王”--六群比丘在托缽時不專心,讓居士覺得“他們要將食物丟掉”與好像不想接受,結果告到佛陀那邊去,於是佛陀就制定,比丘們應當學習恭敬感恩地托缽。註釋書就解釋說是正念的托缽。
有個長老要比丘們憶念居士們的用心:“他們跟我們非親非故,我們又不是他們的孩子、親人,但是他們依然每天大清早就起來煮飯燒菜準備供養給我們。我們怎麽可以不感恩呢?我們還能嫌棄他們供養的食物呢?所以我們應該更用功的修行。”
以世間角度來看,這是很不可思議的。尤其是不了解佛教的人,更加疑惑爲什麽這些人沒有工作,而另一些人卻這麽熱心地供養食物呢?布施的人歡喜的施與,感恩自己有機會修福;接受的僧人,歡喜的接受,感恩居士的護持,祝願他們福慧增長。真正了解佛教的人就會知道,出家人也有工作,那就是“戒、定、慧”的工作。佛陀說,這是出家人的本分事。
在這裡托缽就是現成可以吃的食物,居士們大清早就在家門前擺好“檔口”等候出家人來化緣。有人專門供養水果,有人專給Yakult(泰國最暢銷的乳酸菌飲料,我們都稱她為yakult house),也有人只是給白飯。一些人家裏附近沒有寺院的,就會準備好食物就會騎電單車、腳踏車到處尋找和尚來做供養。初初來到也真覺得不可思議,他們也可追求做善法的心實在美、實在難得啊!仿佛一天不供養就少了什麽似的。
今天有點意外:沒想到,真的每想到。今天托缽竟然有粽子!
是我“夜有所思,日有所得”嗎?今天是端午節啊!
我一天裏唯一的一餐。
有人曾經問:吃這麽少營養夠嗎?
我答:雖然我是營養系出身,我卻沒有去算營養夠嗎?但是,這僅僅的一餐,也讓我體重增加了。再説,佛陀要比丘們用餐時思維:
不是为了纵情玩乐,不是为了骄慢健壮,不是为了变得好看美丽,如此,我将灭除旧的饥饿苦受,又不令新的过饱苦受产生,只为了养活与维持这个身体,为了停止饥饿的伤害,为了支持清净的梵行。我将维持生命,并得以无过的安住。
會餓嗎?基本上是不會餓的。已經習慣了。除非有做粗工,就會喝些果汁或蜜糖。
吃的時候,全部“撈”一起。就這樣,從托缽到用餐結束、洗缽,全程用了1小時10分鈡。(幸虧,只吃一餐,吃三餐就會了3個小時多啊!)
所以,真要佩服佛陀的智慧,要比丘學習吃一餐及去托缽食,不會花太多時間精神在吃方面,而用專心修行。以前學佛時聽到說一位法師說:和尚不會煮飯會餓死。我當時聼了還信以爲真。但是,事實證明,我托缽了幾年,還沒有哪一次是托不到的,不管是在馬來西亞或泰國。
對於出家人而言,托缽食是很好的訓練。一來提醒我們是依賴居士的護持而存活,所以要用功修行;二來讓出家人學習隨緣:不管好味或粗糙,都要學習感恩,專心靜默、毫無怨言的吃。
因此,生活本身就是修行的道場。
{最上兩張圖取自
摄利子的相册}